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

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 (有電)

星期日下午去看了電影<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>,中譯<天才無限家>,是二十世紀初數學家Ramanujan 的傳記電影。

都是傳記電影,不免要跟2015/2的Imitation game 相比較,這類科學人物知名度不高,也還沒收入所謂<偉人傳記>中,對普羅大眾來說都相當陌生,Turing 因為是電機與資訊界的祖師,至少新聞報個Turing Award還聽過(等等,有新聞會報這個嗎…),Ramanujan則更狹隘,大概只剩下純數領域的人會知道他哪位了。

電影算是平鋪直敘,從Ramanujan 在印度懷才不遇,來到劍橋和Prof. Hardy 工作,證明出一系列公式,最終取得劍橋大學院士資格回到印度,卻英年早逝。
電影集中在他待在劍橋的5年間,要克服種族歧視、生活、戰爭種種困難,取得成就,又要掛心千里外的妻子,整體俐落大方,適時加上Hardy 無神論與Ramanujan 身為虔誠教徒的思想辯證;Hardy為Ramanujan 爭取fellow,以純數領域純粹的美讓眾人跨越種族與人身的岐視,導演在這處理得洽到好處,強而有理卻又不顯突兀。
當Ramanujan接受fellow 資格時,也是回過頭來為數學在科學界至高無上的地位,表達最高的敬意。

在處理上,我認為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 勝過 Imitation Game,後者畢竟商業氣息過重,為求戲劇化改編了太多東西,多到該片wiki 條目必須加上Accuracy一段,回想起來,就會覺得該片有點假,而傳記電影卻要求那個<真>;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 就不會有這種感覺。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The_Imitation_Game#Accuracy

Ramanujan 一生留下大量數學研究,電影並未多加著墨,大部分都是紙上的數學式子帶過,也造成看完後看不出片名knew infinity 是指什麼
畢竟純數學的概念實在不好解釋,導演選擇Hardy 和Ramanujan 合作研究,比較好懂的Partition 問題;利用Hardy展示P(4) = 5和P(100) = 190,569,292,讓大家感受一下問題有多難;不然Ramanujan其他研究…真正讓他贏得knew infinity之名的那堆無限級數,觀眾大概只會覺得「呃…三小?很厲害嗎?」

是說partition 的數列有收錄在oeis 裡呢XD
https://oeis.org/A000041
numberphile 也有相關的介紹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jCIq58rZ8I

雖然本片個人評價正向,還是覺得有些敗筆:
  • 翻譯問題,不知道為啥Fellow 都翻譯成<研究員>,雖然說是沒翻錯啦,但這樣就超弱的Orz,明明應該翻皇家學院<院士>,劍橋學院<院士>比較好呀
  • 無法理解的轟炸場景:這段很顯然是改寫史實,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雖然在戰場上損失慘重,但本土轟炸少之又少,遑論劍橋地區,這段來得快去得也快,感覺是為了有點聲光效果加上去,讓學VFX 的血汗工程師糊口飯吃,讓人覺得一頭霧水。
  • 另一個敗筆是結尾,傳記電影到結尾總是要來點真實事蹟作個點綴,展示一下Ramanujan 和妻子的真實照片、展示在圖書館的手稿,旁白字幕大概是這麼寫的:「1976年,Ramanujan 一份手稿被發現,他的數學公式現今被應用到理解黑洞運作上」
結尾來看,這段話還是說了:Ramanujan的天才發現,仍然是「有用的」「可應用的」,可是整部片不斷闡述的觀念是啥?不就是Hardy、Ramanujan等人對數學的追求,不為什麼,為了就是那個純粹超脫世俗的「美」,那個低調卻又凌駕萬物的真理?
正如片頭引用Russel 的話:Mathematics, rightly viewed, possesses not only truth, but supreme beauty
純數學不問有何用,只是欣賞、讚嘆它的規則,明明全片表現得可圈可點,卻在最後錯了一個音符。

總歸來說,這部片大概註定一個小眾片,我看的電影院只用5排的小廳在播,也不像Imitation Game 有Benedict撐腰(?,票房大概也就不上不下,不過如果受夠了充滿了VFX特效電影,想看一點純粹敘事電影放鬆心靈,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 應該是近期不錯的選擇,就算太無聊,睡個2小時也可以當作休養身心(X。
這倒是讓我想到,之前看美國隊長3,Cast 的部分做VFX 的公司至少有10家以上,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:兩家XD

從Imitation Game 到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(其實之前還有The Theory of Everything,不過那部我沒看),都是以特定領域知名科學家為藍本,讓我開始懷疑Hollywood 是不是把目光轉向這類故事了?
自己的感覺,值得搬上大螢幕的,像是那位身處男性強勢的資訊學界,卻一手開啟高階語言,「大家都不相信我,我寫了個編譯器卻沒人要碰它」的Grace Hopper;科技界兩位工程師競爭發明積體電路,二十世紀初太多科學家的故事未被世人所知。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Grace_Hopper
//美國海軍竟然有一艘驅逐艦(DDG-70 Hopper)以她為名lolololol
儘管科學家的故事通常…有點沉悶,但就如Imitation Game 選用同性戀當切入,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 選用數學跨越種族與世俗的鴻溝,經過適當改編和潤飾,仍然能讓劇情富有張力,進而讓世人認識他/她們,就讓我們期待編劇們的功力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